今年的寒假特別長,現在回想起來還記憶猶新。除夕夜那晚,小雞媽媽和自己的孩子們圍爐之後,並沒有守在客廳裡看那些並不特別的特別節目。習慣早睡的她早就不打算守歲,反而回房裏拿出預先買好的紅包袋,準備明天包紅包送給鎮上幾位會固定來跟她拜年的幾位小朋友。
包紅包的同時,小雞媽媽不知不覺也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。小雞媽媽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,她從爺爺那學了很多理財的觀念,她依稀記得打小學一年級開始,每年過年領到紅包的時候,就會按照爺爺的指示,分別存在不同的錢盒子裡。
第一個盒子是「永久盒」
放進這個盒子的錢,是絕對不能拿出來的,這是因為爺爺從小教她,人一定要「守財」。道理很簡單,不能等到哪一天身上沒有半毛錢的時候,才想跟別人要錢或借錢,那肯定會比登天還難!
第二個是「點心盒」
雖然每個禮拜,大人都是會給她零用錢買麵包和牛奶,但是因為小雞媽媽自小就是個饕客(註),她特別喜歡吃市區裡那一家高檔麵包店的麵包。問題是那家店的價錢比較貴,買一個麵包幾乎就可以買其他麵包店的三個麵包了!所以,當自己的零用錢用完時,當時還是小孩的小雞媽媽只好拿出點心盒子裡的錢出來買。不過,她還是有所節制,會控制自己一個禮拜不能去買超過三次,雖然心裡每天都很想買、很想買!
第三個盒子是「文具盒」
學生時期的花錢除了吃,再來就是文具類了!套句現在的話來說,小雞媽媽其實也是「文具控」。她對於文具的喜好跟選擇麵包的概念有些類似,雖然很喜歡但更重視品質,所以只愛某些特定的品牌。但也因為好文具的價格往往也比較貴,她也就養成特別珍惜和保護好文具的習慣。這種愛物、惜物的特質,一直陪伴小雞媽媽到成年,不但讓她省去很多掉東西的麻煩,也避免浪費。
雖然,每年收到的紅包的金額不一定都相同,但小雞媽媽的作法是會固定把收到的紅包的一半,存在永久盒裡不隨便動用。另外,再把剩餘的紅包分成兩份,分別存在點心盒和文具盒內。小雞媽媽永遠記得當她大學畢業時,永久盒裏的錢大概累積了將近八萬元了呢!
現在回想起來,小雞媽媽真的很感恩爺爺奶奶的照顧,讓她從小就學會理財的觀念,也獲得很多很多的啟發。不只是把錢存下來了,更重要的是養成對金錢的正確觀念以及對物品的珍惜;話說回來,能夠從小學會對於自我慾望的控管,真的很重要。長輩的言教和身教,讓小雞媽媽很受用,也影響了她後來對自己孩子的理財教育。
想起這些往事,小雞媽媽不禁紅了眼眶。她也打算找個時間,把自己的這段故事跟麥穗鎮的小朋友們好好地分享呢!
備註:
饕 ㄊㄠ 客 ㄎㄜ ˋ:原指貪吃的人。如今,大多指講究美食的人。
★ 作者:Ellie Chou
★ 插畫:Daisy Wu
★ 編輯:Vista Cheng